1、笞尻,即“打屁股”。具体为“用扑作教”,并非随便打,要讲“礼”,不能与儒家教义冲突。执行时喝令学生趴在条凳上再打。在学校要将板凳搬到孔夫子牌位前,伏在上面受笞。处罚过后还要对孔夫子牌位作一揖,表示忏悔。
2、用戒尺打手心。戒尺是旧时私塾先生对学生施行体罚所用的木板,尤其是随着1905年废除已有千年历史的科举制度,私塾制度以及塾师亦退出历史舞台,随之而去的还有莘莘学子们无法忘怀的戒尺。
3、罚抄课文是古代通用的体罚手段,如黄佐《泰泉乡礼乡校》中规定:“无故而逃学一次,罚诵书二百遍;二次,加朴挞,罚纸十张。”
4、罚跪罚站,古时学生不听话,教书先生就会罚其下跪,或没收午饭。
5、退学,古时如果发现学生不可教,或在学习期间一直胡来,老师会强制其退学。
古代私塾里老师惩罚调皮捣蛋的孩子的方法是打手心板,手心有一个“清心智的穴位”叫劳宫穴,用戒尺打手心,既能告诫又能清心智。
而且戒尺也是有讲究的,戒尺宽八分是指对学生的过错要有八分的宽容和忍耐,长一尺二寸是指对发怒的老师要有120分的防范和警戒。还有禁闭、罚跪、抄书等等。
1、警戒羞辱:通常采取长辈斥责、强迫立誓、记过、祭祖请罪等形式,也有采取辱骂等精神惩罚的方式;
2、剥夺财产资格:通常采取的是财产资格的剥夺,比如罚钱、罚停、赔偿、充公、革胙、锁禁、出族、除位等;
3、身体惩罚:主要是体罚,包括罚跪、掌嘴、杖责等形式,最严重的则是生命主宰权等极端手段。
一般都是戒尺打手板或罚抄书。
